“不婚不育保平安”成为了现在年轻人奉行的生活口号。
在我国,数据显示,我国单身人口高达2.4亿,9200万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。与此同时,结婚率与人口增长率持续走低。《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》披露,2021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到763.6万对,预示了极 低生育率。
然而,人们对这种“没有儿孙一身轻”的晚年生活的美好想象,更普遍的质疑是“不结婚不生孩子,老了以后怎么办”,孤苦伶仃、无依无靠,的晚年生活是如此悲惨。
事实真的如此吗?
“孤独死”一词源于日本,是指独居生活的人,在没有任何照顾的情况下,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突发疾病等原因而死亡。日清基础研究所的调查显示,2010-2022年,日本孤独死的人数增加了3倍,现在每年约有3万人“孤独死”。
一个人膝下无子、无依无靠,最后的结果好像也只能落得个没有家人、独自死亡的凄凉场景。然而在上野千鹤子看来,晚年独居并不是可怜可悲的代名词,她在其著作《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》中提到的一个关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——晚年的时候,独居者是最幸福的。
对于独身人士,上野千鹤子建议,努力维系与朋友和社会机构的联系,这样即使晚年独居也不会感到孤独。
我们又重新讲回其根源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?
其一、婚育成本让人望而却步
教育、就业、房子是当代年轻人面临的三大压力。而生育教育的费用更是高昂,其中的压力更是无可言说。
其二、传统观念被逐渐推翻
在传统观念中,结婚生子是人生大事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城市化加快,新思潮涌入,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备品,生育也不再是女子的首要任务,婚姻和孩子更是被当成了一种枷锁。现代女性更多的追求经济独立、人格自由以及自我实现。
其三、个人的生育焦虑
所谓生育焦虑指的是未婚或者已婚女性对于生育过程中,出现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行为引发的焦虑。具体表现为女性生产前后身体及心理方面的担忧及困扰。比如:生娃怕疼怎么办?生娃后乳 房下垂、身材变形怎么办?生了孩子没奶怎么办?生完孩子谁来带娃?还能不能上班等等。
“年轻一代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,不顺从于无关的社会压力,这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种进步。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肖震宇表示。
尊重任何对婚姻的选择,儿孙满堂的晚年不一定热闹,不婚不育的晚年也不一定悲惨,人的一生终究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,不论是你的父母、孩子、朋友,他们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,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。
以“老人”为主题,我们可开展微信投票活动。
活动方案一、老年健康科普知识评选活动
结合老年人特点,通过开展“老年健康科普知识评选活动”,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科普老年健康教育,宣传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,疫苗接种、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防治、伤害预防、应急救助、心理健康、生命教育等健康科普知识。
作品形式:图片、音视频、纪录片、宣传片、短视频等全媒体传播产品
活动方案二、“益智乐老”优秀案例评选活动
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深入践行积极老龄观、健康老龄化理念,展现老年人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的精神风貌,开展“益智乐老”优秀案例评选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