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,陕西咸阳,12岁男孩为捡鞋坠河不幸溺亡。7月16日,男孩遗体被打捞上岸。
根据救援人员介绍,7月15日,溺亡男孩与其他7个孩子在河边游玩,其他孩子恶作剧多次将该男孩的鞋子扔进河里,孩子为了捡鞋不慎落水溺亡。
即使在男孩遗体打捞上来的附近,树立着许多警示牌提醒人们当心落水注意安全,但这些警示并没有引起孩子们的重视,甚至在打捞结束后,仍然有许多家长继续带着孩子在河边嬉戏玩耍。
这起悲剧媒体多数重点在于孩子暑期户外活动的安全,但其核心却是校园霸凌。
在假期期间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参与户外活动,确实也面临着更多的潜在风险,建议家长们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,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活动的同时,也应该对校园霸凌进行强硬的教导处置。
溺亡男孩的主因,在于同行的这几个孩子,他们多次往河中扔男孩的鞋,从而导致男孩的落水溺亡。近年来,校园欺凌事件频发,其属性由校园事故转化为社会问题,校园欺凌故事的背后都牵连着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。
陕西省一名18岁高三女生跳楼身亡,疑似因长期被同班同学辱骂;安徽滁州市一名13岁女生在厕所内被两名女生掌掴64次后晕厥;辽宁抚顺市5名男生对一个男生施暴,暴打、踹头、要求跪地道歉、扇耳光;一男孩被迫吃粪便等……
一件接一件的校园欺凌事故曝光在媒体上,甚至被曝光的施暴者最后多数也以“未成年人不予处罚”不了了之。而我们看到的校园欺凌现象也可能只是“冰山一角”。
如何制止校园暴力,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。法律完善层面是关键,树立明确红线,真正让施暴者“不敢为”。其次,是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方式,禁止暴力教育,加强校园法治教育与校园欺凌的知识普及。
为进一步普及校园法治知识、树立学生的正确三观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,我们可开展相关主题的微信投票活动。
活动方案一、校园法治科普知识作品征集评选活动
通过开展“校园法治科普知识作品征集评选活动”,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科普校园法治知识,规范学生的行为,推进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、营造和谐、积极与美好的校园氛围,最大程度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。
作品形式: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纪录片、宣传片、短视频、动漫等全媒体传播产品
活动方案二、青少年法治宣传演讲大赛评选活动
青少年的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通过开展“青少年法治宣传演讲大赛评选活动”,加强法治教育,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守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。